從幾張條桌到學員滿座!成都這所老年大學學費18年未漲
成都這所老年大學學費18年未漲
城廂老年大學文藝演唱會活動
“沒有共產黨,就沒有新中國……”4月23日下午,剛走到成都青白江區(qū)城廂老年大學門口,一陣清脆嘹亮的歌聲從四合院里傳出。教室里,學員們正在大合唱,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唱會,氣氛十分活躍。
站在教室中央指揮的是退休教師郭光翠,她連續(xù)18年擔任校長和音樂教師。18年來,她從一間臨時教室、幾張老式長桌子開始,將老年大學辦得有聲有色,學員滿座。她把自己的校長津貼全部用于辦學,堅持只收25元一學期的學費。“既然承諾了,就是一份責任,就要把它(工作)干好,堅持下去。”郭光翠說。
從幾張條桌到學員滿座
她把津貼全部用于辦學
在城廂鎮(zhèn)上壽巷的一間四合院,大門口掛著一個發(fā)黃的牌匾,上面寫著“青白江區(qū)城廂老年大學”,這是郭光翠剛到學校那年制作的,一轉眼已經18年了。
郭光翠曾是城廂鎮(zhèn)一名小學教師,教過語文、音樂等學科,也干過行政工作。2002年,工作了38年的她退休,本想著休息一下,享受天倫之樂,這時老領導找到她,希望她到老年大學接任校長工作。經過一番思考,她答應了。
郭光翠還記得,2003年剛到老年大學的時候,只有一間教室,里面放著幾張破舊的條桌、凳子。后來,學員越來越多,舊桌椅也無法使用了,在相關部門支持下,換上了比較好的桌凳,一直沿用至今。
郭光翠除了擔任校長,還兼任音樂老師,教學員們唱歌,并發(fā)揮學員們的特長,增加了音樂欣賞、舞蹈、健身等課程,還組建了自己的樂隊、合唱隊,音響、服裝等慢慢添置起來,老年大學也逐漸像模像樣。
步入正軌后,學校每年都要參加當?shù)卣e辦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動。有演出就需要準備節(jié)目,添置服裝,但是學校經費并不寬裕,學員繳納的學費也很低,郭光翠便把自己的校長津貼全部用來辦學。
在郭光翠帶領下,老年大學辦得有聲有色,從最初的56名學員,到最多時有350多名學員,教室里都坐不下。盡管現(xiàn)在很多學員搬遷或者年歲高了沒再來,但仍有100多名學員。
一學期收25元學費
開十幾門課,18年未漲價
在教室門上,張貼著2021年上期的教學安排,有唱歌、健身、保健衛(wèi)生、家庭烹飪、花草培植等多種課程。學校還會定期開展文藝演唱、課外郊游等活動。
“我喜歡唱歌跳舞,每節(jié)課都要來。”81歲的唐文秀在老年大學已經上了23年課,雖然家已從城廂鎮(zhèn)搬到青白江區(qū)城里,但并沒有影響她去上課的熱情。每次上課,唐文秀都會提前一個小時出發(fā),然后轉乘兩次公交車,走一段路才能抵達。是什么讓她堅持呢?“朋友多了,人也變得活躍,很開心。”唐文秀說,自己以前是一個古板、守舊的人。自從上了老年大學,性格變得活躍了很多,結交了不少朋友,和大家一起唱歌、跳舞、學習很開心,老年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。
據了解,為了滿足學員們的需求,目前學校開設了至少10余種課程,包括唱歌、健身、烹飪、舞蹈、音樂欣賞、法制等都有。同時,發(fā)揮大家各自的特長,讓有特長的學員當老師,大家共同為老年大學出力。
在唐文秀眼里,老年大學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娛樂休閑場所,既能學習,又能發(fā)揮各自的余熱。讓同學們更為感動的是,這么多年來,每學期學費一直保持為25元,沒有漲過。“作為學員來說,我們覺得有些虧欠,校長一心一意把學校辦好,讓大家都開開心心的,安排得很好,很不容易。”
“我們這里屬于鄉(xiāng)鎮(zhèn)一級,當初農村學員比較多,經濟不寬裕。”郭光翠坦言,曾經想過停辦學校。2016到2018年,女兒和老伴患重病,先后離世。但在最難熬的那段時間,她還是堅持了下來,沒有耽擱課程。是什么支撐她走過來的?“支撐我的是一種責任,我不能因為個人私事就把我們的學校、學員放下,所以一節(jié)課都沒有耽誤。”
如今,郭光翠已經74歲,面臨尋覓接班人的難題。“需要犧牲很多照顧家庭的時間,還要有一定的奉獻精神。”不過她表示:“只要我還有這個精力,身體能夠堅持,就會跟大家在一起,堅持辦下去。”
- 從幾張條桌到學員滿座!成都這所老年大學學費18年未漲
- 修復光陰的“玩偶醫(yī)生”劉海海:曾修改10次“手術方案”
- 降水重心移至江南等地 江西等地局地有暴雨
- 天貓國際:響應國內消費者對更高生活質量的需求
- 近七成科創(chuàng)板公司業(yè)績同比增長!3家科創(chuàng)板公司股票簡稱“摘U”
- 可雅30年白蘭地,三十而礪,耀世而出,xo級高端白蘭地
- 服務業(yè)復蘇勾勒“微笑曲線” 背后結構性不平衡仍值得重視
- 44份上市公司年報被出具“非標”審計意見 其中14家被出具“保留意見”
- 近八成銀行股獲新進增持 未來估值只會更高
- 年后板塊出現(xiàn)較大調整!近四成食品飲料股獲新進增持
- 養(yǎng)護城市的市政設施應急搶險大隊“月亮部隊”
- 網絡社交: 近八成受訪者遇到過網友突然失聯(lián)并因此受打擊
- 防疫常態(tài)化下租房生活 衛(wèi)生狀況成年輕人最看重因素 多數(shù)人傾向整租
- 廣州2歲兒童被拐 警方11小時破案 警方提醒:照顧好家中小孩以防發(fā)生意外
- 兩男子地鐵車廂直播“睡覺” 沒“紅”卻被拘
- 撒馬爾罕人權論壇:加強青年人權教育 推動人權事業(yè)發(fā)展
- “新型啃老”正流行 年輕人晚熟 亟須培養(yǎng)責任意識
- 相識、戀愛、騙錢”三部曲 警惕網絡交友詐騙套路
- 事業(yè)單位招考專業(yè)資質審核問題頻出 招考環(huán)節(jié)應經起輿論質疑、社會檢驗
- 多地加碼停車設施規(guī)劃 智慧停車市場迅速崛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