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歲老母親給61歲兒子縫紐扣 每日必修課是讀錢報
通訊員 李文瑤
人生如酒,越品越甘醇。家住杭州市朝暉三區(qū)、出生于1920年5月3日的吳曼倩老人便是如此。
她有一雙巧手,會把紙張疊成垃圾盒,會做針線活,針腳細密工整,一點都看不出出自百歲老人之手;她有一雙慧眼,無需老花鏡,每天看報讀報;她還有一些養(yǎng)生之道:每天睡前擦身、少食多餐、保持充足睡眠……
四世同堂,兒孫環(huán)繞,闔家歡樂。對吳奶奶來說,一世紀也無非是彈指一瞬,留下的只有滿滿的幸福。
穿針引線不在話下
每日必修課是讀錢報
紅色毛線帽、紅色大棉襖,配上深色暗花紋的褲子,初見到吳曼倩老人,她正抱著熱水袋望著窗外。不大的臥室整潔亮堂,有歲月獨特的古樸韻味。
雖然已過期頤之年,但吳奶奶卻相當靈活:只見她拿出針線,先用剪刀剪掉線頭,再用兩指仔細地抿了抿,一下、兩下、三下……一瞅另一側(cè)線頭已露出些許,她馬上抓住棉線,順利穿過針眼。不僅如此,她還能疊紙質(zhì)垃圾盒,親手縫補身上穿的褲子、袖套,還有床上的被褥。
“老一輩都有勤儉的習慣,新三年,舊三年,縫縫補補又三年。前兩天天氣好,她還幫我補襪子,縫紐扣。”61歲的小兒子和老人住在一起,前陣子在朋友圈里曬老母親給自己縫紐扣的幸福。他告訴記者,除了會做針線活,吳奶奶基本能實現(xiàn)日常生活自理,洗洗貼身衣物、洗洗碗等家務,都不在話下。
吳奶奶小兒子表示,像這個歲數(shù)的老人,有時候反而需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做一些事。“一來對他們來說,也是一種成就感;二來還是要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,如果真的各方面都伺候周到了,反而人退化了。”
突破百歲大關(guān)后,吳奶奶很少下樓,哪怕是曬太陽,也基本在房間里。但有一項愛好,她卻堅持了幾十年,那就是每天看報讀報。以前杭州本地的報紙家里基本全訂,一天有四五份。現(xiàn)在少一些,就兩份,吳奶奶一般早上要看一小時。
打開一份《錢江晚報》,吳奶奶一字一句地讀起來,雖然有些磕磕絆絆,但咬字清晰,極少犯錯。別看吳奶奶101歲了,記憶力可沒退步,對一些報道記得格外清楚。
“之前我在可口可樂公司上班,報紙上會有公司的報道,她看到了就會記下來,等我到家了和我說。”吳奶奶小兒子說。
牙口比年輕人都好
一周要吃一根兩米高甘蔗
年輕時,吳奶奶是一名老師。性格開朗外向的她,在學校里萬事考慮周到,回家后也把小家照顧得井井有條。退休前,她還當過幾年居委會婦女主任。
六七十歲時,吳奶奶每天都喜歡下樓去社區(qū)里的老人聊天站走走,和街坊鄰居嘮嘮家常。如今,雖然不常出門,但家里大小事務,她還是忍不住要管:降溫了,就念叨該給重孫添衣物、注意保暖;兒子買菜回來,物價如何變化,哪個菜漲價了哪個便宜了,吳奶奶一清二楚。
百歲老人,在飲食作息上有哪些講究?吳奶奶的三餐以素食為主,雖然吃得不多,但少食多餐,飯后還會吃一些小零食。前幾年,奶奶還有每天喝牛奶的習慣,如今,她每天都會喝上一杯鐵皮楓斗。
在書桌上的一個紅色帶蓋小碗里,放著吳奶奶每天都要吃的若干種水果。讓人意外的是,其中竟有好幾節(jié)甘蔗。“我都咬不了,但她可以,她的牙齒幾乎完好,沒有假牙。每天都要啃上幾節(jié),一周能啃掉一根兩米高甘蔗。”吳奶奶小兒子比劃道。
吳奶奶每天晚上八九點入睡,早上七八點起床,保證十二小時充足睡眠。同時,她還有個堅持多年的養(yǎng)生習慣,那就是每天睡前擦身泡腳。“現(xiàn)在這個天氣,她在家就穿棉毛衫和單褲,都不會覺得冷。”
春節(jié)即將臨近
小輩紅包早早親手封好
在吳奶奶每天伏案看報的書桌發(fā)熱臺板下,墊著不少老照片:兒子一家三口的合照、妹妹年輕時的黑白相片,還有兄弟姐妹的大合照。
實際上,吳奶奶兄弟姐妹七人,幾乎都是高壽老人。“離世的基本都近九十歲。在世的四人中,三個九十歲以上,我媽媽年紀最大,101歲。”
對于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(jié),吳奶奶小兒子表示,家里人準備像往年一樣聚一聚。而吳奶奶更是早早備好了給重孫重孫女的大紅包,每一個都親自封口、塞錢,保留著最濃厚的年味。
去年退休后,吳奶奶小兒子便成了24小時“貼身管家”,“生活上我是一點也不擔心,就怕她磕著碰著,摔一跤。”新的一年,他希望老母親能身體健康,繼續(xù)笑口常開,向著105歲進發(fā),“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有這樣一個長壽寶貝在家里,其實是我們的幸運和幸福。”
相關(guān)推薦:
- 101歲老母親給61歲兒子縫紐扣 每日必修課是讀錢報
- 筆記本里夾著畫,他是交通法規(guī)的“翻譯官”只要能避免發(fā)生交通事故就好
- 手機禁入校園亦喜亦憂!多了學習時間,少了線上溝通聯(lián)系渠道
- 2020年“百家姓”中新生兒登記姓氏“李”姓最多,其中男孩529.0萬
- 春節(jié)不回家 快遞寄牽掛把溫暖遞回家
- “年味包裹”走紅中國 家鄉(xiāng)味道彌補不能回家過年的遺憾
- 廣州將迎大到暴雨氣溫變化幅度不大 有助緩解當前旱情
- “預制年夜飯”走俏、“千里寄年貨”的溫暖……這個特殊春節(jié)你怎么過?
- 食品質(zhì)量參差不齊!別讓網(wǎng)購食品變成“糾紛食品”
- 天然潤滑劑?冰為什么這么滑?這個問題可不簡單
- “上海2000坐標系”將于2021年元旦啟用 全面保障新老坐標系平穩(wěn)過度
- 強寒潮來襲!12度以上降溫“堆雪人”模式即將開啟
- 寒潮橙色預警發(fā)布:強冷空氣帶來大風及強降溫,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6℃以上
- 今冬以來最強!年末寒潮明起來襲 西北地區(qū)東部、華北南部等6省份有大到暴雪
- 寒潮天氣將影響中東部 東部和南部海域有大風
- “銀發(fā)一族”跟上數(shù)字潮流沒那么“不容易”!克服“記不住”關(guān)鍵是多練
- 陶藝家張中欽的“曜變之路”
- 內(nèi)蒙古出現(xiàn)“三日當頭”奇觀持續(xù)約一個小時 市民拍照留念
- 廣州初步建成海綿城市 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
- 新疆將迎入冬后“最冷時段” 冬至過后即將進入數(shù)九寒天